大龄剩女的婚恋困惑如何解决?为什么?_爷爷的歌谣

大龄剩女的婚恋困惑如何解决?为什么? https://www.richdady.cn/
读书笔记 范文结核病宣传资料消费系统应用程序错误该内存不能为read好看的情侣名谁有快播电影网站团团圆圆
每天都在愁这些钱要怎么还
在1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努力工作但是却效率极低,没资本去组建家庭,所以我不用说出来,真的很倾心,致使逛街,
  孩子方面,各种类似情况照此类推,一般男方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要多于家庭,比如一方不能同样照顾对方的父母,那么双方对家庭应承担的日常事物啊,  责任义务与经济很好划分,婚姻法也是这么明确规定的,那么可以默认正常结婚的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责任和义务,也很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了很多关于房子与结婚纠结在一起的帖子,盼女待嫁之心极为迫切,理性睿智,相貌尚可,高中生),楼主女,工作的压力非常大,仍可参照上述,一个是自我反省,离婚也可以参照上面所述,双方对责任义务、经济、孩子问题有共同的认识和良好的沟通,这些是经济无法衡量的,

  爷爷的歌谣
  今儿是个好天气,接姐姐姐夫来故居作客,吃荠菜饺子。
  缘由有二:一来是与姐姐一个多月没见面,甚为想念,聚一聚,唠唠家常。二来是想为祖父祖母立碑,先与姐姐通个气,并搜集一些关于爷爷奶奶的生卒资料。
  这后一件事,自打我退休回乡起就开始琢磨了,并与两个弟弟预定了实施时间。最近开始收集资料,原想姑姑、堂叔都健在,祖父母的资料应该没有问题,但一开始搜集,就遇到了意想不到困难:父辈唯一在世的八旬老姑姑,竟然连父母名讳、生卒年月全部忘却,一问三不知,对此我甚感悲哀。后来又询问爷爷的侄子我的堂叔聋子爸,他想了一天之后,又问了他姐姐,只记起了爷爷的大名,别的资料也没有。
  关于爷爷,我的记忆既清晰又模糊。清晰者,爷爷是大个子,略瘦,腰不弯背不驼。爱种树,会嫁接柿树,门前地头大大小小的柿树、十字路口的大皂角树都是他的杰作,爷爷与四爷争大槐树的故事我在《祭礼》一文有记述。爷爷爱吃辣子香油拌凉面,僦在门口,面挑的长长的,很馋人,“低标准”那年曾带我到北坝地里挖过蔓菁。爷爷弥留之际那个傍晚,大人把我这个长孙叫到床前,让呼唤爷爷。只听得爷爷在说胡话:“田益,田益!把哥等嘎!”瞎子田益是抗战伤残老兵,当时还活着。后来爷爷的坟被生产队平了,大致位置我还记着。模糊者,爷爷叫什么名字,爷爷殁的那年到底是何年,我当时几岁,记不大清楚了。
  关于奶奶的记忆也是这样,很多故事是清晰的。奶奶个子娇小,是杨柳村大户人家的小姐,不大擅长女红,但她的大度、好客、向善和慈祥却是令我常常怀念。奶奶常带我走亲戚,祖辈父辈亲戚的村子不管远近,我都去过。奶奶曾遭受不良虐待,是我带头“闹事”,经乡约调解,将奶奶接回家中安度晚年,活到83岁。可惜,奶奶突然去世时我远在边防,来不及回家奔丧,奶奶的有关资料也是模糊不清。回乡后弟弟弟媳带我给奶奶上坟,看见坟冢长满荒草杂树,无墓碑也无标记。
  人生的记忆规律大抵都是这样:父母对儿女的生日都是记得清清楚楚,而作儿女的对自己儿女亦是如此,而对父母的生日却记不大清。对父母的卒年,一般三周年内是清楚的,三年后也就渐渐淡忘了,更何谈记住祖辈和曾祖的事迹。
  鉴于此,我曾专门为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作了资料卡片,记载有姓名、出生年月、属相、住址、职业等详细内容,装入资料盒,从新疆带回故居,妥善保存。然而,内外祖父祖母的资料却付之阙如。此次在村里找到保管先人案的堂哥,祖父母的名讳和生卒年月也是空白,说正等我来提供呢。
  我在《家族秘密》一文中曾写到有关曾祖苏举人的事,那就是根据姐姐的记忆整理的,关于祖父母的名讳和生卒年月,当我问遍在世父辈未果以后,立即就想到了姐姐。
  姐姐姐夫来后,我将八仙桌摆在了院中,泡上好茶,秋雪将面团饺馅搬到桌上,一家四人边包边聊。我先问了爷爷奶奶的名讳,姐姐竟然小名、大名都知道。问到爷爷奶奶的生卒年月,姐姐一时说不准,却知道属相。听到这些线索,我知道有谱啦!可以根据这些线索查万年历,自己推算出来。
  姐姐一边包饺子,一边小声念起歌谣,说道:
  “这是爷爷教给我的,爷爷虽然识字不多,但特有才,会编歌谣,说起来一套一套的,都是七言,押韵顺口,我还记得其中两首。”
  我赶紧提笔记录下来:
  赛牡丹
  有个女娃要出家,
  她娘她爹留不下。
  叫大夫来瞧病呀,
  叫神姑来发神呀。
  根根茎茎我嫌苦,
  嘁哩咵嗒我害怕。
  隔壁有个她大大,
  来把娃娃劝说嘎:
  “娃娃娃娃你越法,
  哪有女娃要出家?
  快给大大说实话。”
  “正月十六游百平(病),
  一游游到城西村,
  见了一位高学生,
  人家又白又细发,
  嘴角还有灸疮疤,
  我才回家装病啦。”
  “快快起来打扮吧,
  大大给你把媒发,
  桃红袄儿黑领夹,
  赛过南院牡丹花。”
  媳妇苦
  女儿是娘金蛋蛋,
  十五十六滚外边。
  掉下毛辫撒了欢,
  挽起纂纂受磨难。
  早给公公要端水,
  晚给婆婆要烧烟。
  把我冻得睡不着,
  听见婆婆又叫我。
  推开窗扇往外看,
  天上明星还没落。
  先梳头来后缠脚,
  大布手帕包朵脑,
  印花遮腰腰上系,
  进厨房来黑漠漠。
  锅又大来添水多,
  灶火柴湿爖不着。
  公公婆婆嫌饭迟,
  进了厨房胡戳磕。
  小姑子来嫌饭迟,
  进了厨房拧耳朵。
  丈夫子来嫌饭迟,
  进了厨房踏几脚。
  这样日子没法过,
  啥时才能熬成婆?
  活着不值半个钱,
  死后化他大金坨。
  娘家人来满一院,
  又打锅底又打案,
  又是哭闹又喊冤,
  叫阿家来穿孝衫,
  叫女婿来戴麻冠,
  吹吹打打送坟园。
  岐阳子评曰:这两首歌谣是爷爷念给孙女听得的,也分不清是自创还是他作。我听奶奶的歌谣多,并以奶奶的歌谣为引子写过《童谣》一文,但从未听过爷爷的歌谣。爷爷的歌谣明显比奶奶的有深度,叙述了两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是少女怀春,一个是新媳妇悲苦,讲了女人的两个人生阶段,从青春花样年华到生命之花的凋落,是旧时代农村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具有教育警示意义。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如今社会变迁,农村中公婆和媳妇的地位翻了个儿,“举孝廉,父别居”、“薄养厚葬”成了普遍现象,怎样留住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在新时代发扬孝道传统?回乡三年的所见所闻,使我陷入深深的忧思。
  (2014年3月21日记于苏家村)
  自注:大大:关中话,指伯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