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餐饮行业之前,本人努力学习雅思,为此几乎把BBC的记录片买齐了(压缩的盗版)。造成的后果就是看片很挑,本人虽然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BBC的美丽中国仍是目前关于中国的最佳记录片。
我第一季看了几集,没完全看全。第二季看了第一集的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我先说舌尖中国的好的方面,中国餐饮行业目前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由于人工的昂贵,很多食品像进入生产线一样被加工出来,从南到北,调料和食品原材料高度一致。您可以想像在每个大中城市的旅游点买到全国都能买到的特产和工艺品,食品也是这样。高度一致。随便举个例子,味X拉面用的汤,都是兑出来的,做调料的日资企业不仅向这家供料,很多米线,拉面品牌都用几乎相同的料。这个是控制不了的。我常说日本人已经左右了我们的餐桌。再往上游,各类豆油,调和油大都是转基因的,这个也是我们餐饮行业控制不了的。这么说吧,这些开饭店的只是把那些调料进行加工,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从食材的源头给您做一碗放心的饭。基本上是农贸批发市场卖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你们就吃什么。如果哪家公司做的产品更加工业化了,更便宜了,那明天一定会通过我们送到您的餐桌上去。
舌尖中国系列第一季的很多食品是手工的,从源头就能控制质量的,所以得到了我的尊敬,因为这些东西马上很快就绝迹。我常说的一句话:看见新饭店马上去吃,因为如果是好东西,可能很快就要关门。好东西意味着价格高,口味不怎么吸引人。在中国劣币驱逐良币成为各行业的普遍现象,餐饮也不例外。
这也是那个竹升面,为什么干了这么多年还是房东说了算?要是挣钱早就把门头买了,何必看房东颜色。舌尖中国的第一季的积极意义就在此,给那些要绝迹的小吃们一个残喘的机会,给他们最后一个特写的镜头,画上一个悲惨的句号。
我再说不足,不足纯是从文艺和思想方面看的。其实应该说是屁股决定脑袋,CCTV的梦想和义务和潜意识就是教育我们,因此不自觉的把一个好片子打造成了二流片子。第一季的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了,最后完了,每集的主角都在最后一个镜头对着摄像机傻笑。这个傻笑如同奥运会开幕式的林氏假唱。这些餐饮从业者我太了解了,因为我也曾是其中一员,面对自己辛苦做的好东西叫好不叫座,辛苦一月挣不了几个钱,高昂的房租,飞涨的物价,养家糊口已经逼迫他们走在社会的底层,他们是笑不出来的,不一定是哭的,但至少是严肃的。舌尖中国的定位应该是悲剧而不是强装笑脸的喜剧。
任何一个记录片的成功,不会因为镜头多么美好,而是因为立意高。张大导的镜头玩得再好这几年不也是出烂片?立意高的本质是有一说一,如果只把有一说一做好了,实际对此片足够。任何附加的教育,附加的情感都会让人觉得别扭,因为您还真没法把一个大国上亿人的情感给充分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有一说一的客观记录就足够了。
餐饮是一个奇怪的行业,因为味觉嗅觉带来的不仅是口感,还有回忆或者说文化。但文化的表达和渲染是要小心的进行。有些东西我吃过,当时就觉得不好吃,看了舌尖后也不会觉得多好吃。但当地人会因为从小的饮食习惯对某样东西有特别的感情。这个感情是否需要表达,表达到什么层次,什么深度是很重要的。就像每个人都有几首自己难忘的歌,因为这些歌曲代表着过去某个阶段的回忆,但导演是否要把别人喜欢的这几首歌做一个很煽情的渲染呢?
也可能是我受了BBC的毒,对再好的镜头也不感冒,我更愿意看简单的,原始的,朴素的镜头和相对比较客观的旁白。前些天微信上发现了个视频,乐视做的广告片:舌尖上的打飞机。这个很有意思,硬生生的把打飞机做成了舌尖风格。这证明了镜头很会忽悠人的。
关于我说的舌尖中国的不足,主要是第一段。后面几段有些发挥,不尽准确。